文|酒訊?方圓

  編者按:向“高”而生,從“優(yōu)”而勝。酒業(yè)發(fā)展新周期下,“高端化轉型”、“品牌升級”是當下行業(yè)兩大發(fā)展主題。新的競爭主題下,是新的市場格局與消費需求,也醞釀著新的機遇、蘊藏著新的危機。大道在前,唯破不立!

  飛天茅臺失守1900元、五糧液跌破900元、國窖1573只要700出頭……618在不斷刷新消費者對“高端白酒”的認知底線。

  從什么時候起,“千元酒”已經脫離1000元這個水準線?或許從電商平臺“百億補貼”頻道甩貨開始,又或許從經銷商資金鏈吃緊開始,但總歸逃不過經銷商囤不住貨、市場買酒意愿降低的現實。

  相較而言,更為實惠也更具性價比的大眾酒在這段時間風生水起,從春節(jié)期間返鄉(xiāng)潮的帶動,到現階段消費降級持續(xù)作用,100-300元依然是白酒消費市場的熱門選擇。如此情境下,千元酒“含金量”也迎來了市場的審視。

  01、千元酒破價

  千元酒的處境,不用經銷商公開言明,點開各大電商平臺的百億補貼頻道就能窺見一二。

  酒訊智庫梳理目前市場上主流認知的“千元酒”產品了解到,在各大電商平臺的“百億補貼”頻道,這些產品的最終售價較官方指導價的折扣在3-7折不等。

  如拼多多平臺上,第八代普五、國窖1573的折扣為5.6折、5.2折,售價分別為788元/瓶、781元/瓶;在京東平臺上,茅臺1935、內參酒的折扣為5.3折、3.6折,售價分別為630元/瓶、649元/瓶;在淘寶平臺上,夢之藍M9、青花郎的折扣為3.2折、4.8折,售價分別為736元/瓶、723元/瓶。部分產品已經跌破出廠價,處于價格倒掛狀態(tài)。

  千元酒紛紛破價,在一部分市場觀點看來,是高端酒這個白酒市場的“硬通貨”含金量在下滑。

  拉開近幾年的白酒市場“熱搜榜”,年輕化、低度化、健康化,似乎每一個熱詞都在與千元酒背道而馳——畢竟,高端白酒的備注是“高度且高品質”。

  這也是為什么,這些年酒企們熱衷于千元酒的低度替代,從飛天茅臺的43度再掀熱潮,到五糧液、國窖1573低度版被力推,酒企顯然已經注意到了新環(huán)境下的需求變遷。

千元酒的含金量正在下降?  第1張

  與市場需求主動轉向同步進行的,是宏觀經濟環(huán)境與政策變化而帶來的市場收縮。

  高端白酒的核心場景是商務宴請、禮品饋贈,這二者與經濟活躍度強相關。申萬宏源研究表明,若GDP增長放緩,高端酒增長空間也必然下降,且在收入增長一定的情況下,高端酒量價是此消彼長的關系。

  酒類營銷專家肖竹青認為,市場的三要素是人口、購買力和購買意向。現在是整個社會購買力不足,消費者對未來收入預期悲觀所帶來的消費緊縮和消費降級,造成目前消費者消費高端白酒的意向和欲望明顯降低。

  而政策層面,隨著“禁酒令”常態(tài)化,政務消費被凍結,也在間接影響高端白酒的消費心態(tài)。肖竹青認為,政務消費在整個白酒市場的占比雖然極低,但民企買單的政商交流場景是高端白酒的主要消費場景,目前受到政策影響基本已經被凍結,層層加碼的政策執(zhí)行對高端白酒的傷害極大。

  02、價格泡沫破滅

  千元酒跌價,是宏觀經濟、消費結構、政策等多維度的變化造成的。但對千元酒含金量的審視,卻要追溯到千元酒的發(fā)展根基。

  在2016年以前,“千元酒”是白酒價格之頂。即便是茅臺,也只是在2011-2012左右短暫到達過1500元的高度,但最終還是回到了千元以下。這也是為什么千元酒的主要消費場景是在高端政商務宴請、高端禮品和收藏品等領域。

  變化發(fā)生在2017年。居民消費力提升、消費升級、產業(yè)轉型等多方面因素疊加下,高端白酒開始走入尋常百姓家,富裕地區(qū)的宴席、高凈值人群的聚飲開始出現千元酒的身影。高端白酒的目標群體、需求邏輯、入局玩家也隨之進行全方位調整。

  與此同時,茅臺酒作為始終屹立在白酒價格山巔的代表,站上2000元,挪騰出千元價位;普五和國窖1573基本站穩(wěn)800元以上價格帶,并且隨著市場需求的增長,不斷迸發(fā)出繼續(xù)上漲的勢能,成為千元酒標桿。

  當價格天花板打開,后排玩家紛紛仰攻搶位。酒訊智庫梳理了解到,光是在2017年之后,就有洋河夢之藍手工班、君品習酒、國緣V9、青花30復興版、古26等十余款千元酒發(fā)布。另外,還有包括青花郎、酒鬼內參、夢之藍M9等進行產品升級、戰(zhàn)略升級,從而順勢入局千元激戰(zhàn)。

  當然,茅臺酒騰出千元價格帶,也是給自家兄弟品牌機會。2022年,茅臺1935以“茅臺集團千元價格帶核心產品”的形象橫空出世,作為茅臺集團承接系列酒和茅臺酒的重要紐帶,迅速成為業(yè)內現象級產品。

  值得注意的是,雖然都是攻略千元價格帶,但后排玩家的仰攻和茅臺的下探邏輯并不相同。仰攻隊列基本采取“舉高打低”策略,即強推千元酒但仍以次高端產品做業(yè)績主力。比如習酒通過君品習酒拉高品牌,但業(yè)績主力仍然是窖藏1988;古井貢酒用年三十拉升品牌調性,但依然靠古20放量。千元酒在這些品牌的戰(zhàn)略規(guī)劃上,更側重品牌形象上的拔高。

  相比之下,茅臺1935自帶茅臺品牌底色,順利承接飛天茅臺留下的千元市場擴容紅利,具有快速放量的資本和底氣,成為公司增長新的驅動點。

  從發(fā)展路徑可以看到,大多數千元酒的崛起和爆發(fā),得益于遇上消費升級和產業(yè)升級的時代機遇。因此,除普五、國窖1573等個別產品早年間堅守高端定位并多年強化高端形象,有著穩(wěn)定的市場認知外,整體根基并不穩(wěn)固。

  03、時代變遷思考

  一遇到消費趨勢轉變、行業(yè)發(fā)展節(jié)奏變換,松散的價格防線很容易被突破。所以我們看到,在當下白酒價格集體下跌的情況下,普五、國窖1573價格雖有下跌,但下跌幅度相對較小。而其余千元酒的跌價幅度動輒3折、5折。

  中原基金大消費執(zhí)行合伙人、白酒行業(yè)專家晉育鋒對酒訊智庫表示,千元價格帶是茅臺引領而生的。當茅臺實際成交價遠高于千元,才為其他品牌留出了挺進、占領的空間。2017年之后陸續(xù)挺進千元的產品根基并不牢固,且均有不同程度的價格泡沫。

  “產業(yè)分化、消費分級的行業(yè)大勢不可逆,庫存高企、動銷滯緩、場景減少的供給端和消費端困局不可逆。兩相疊加、互相作用的結果,就是擠泡沫、去庫存、去杠桿的過程,價格下滑也成為必然?!睍x育鋒表示。

  追根究底,不是千元酒的含金量下降了,是時代變了。

  中國酒業(yè)協會發(fā)布的《2024中國白酒市場中期研究報告》顯示,50后和60后一代逐漸退出酒類消費市場的主流地位,70后和80后的消費量也在逐步縮減。而1985年至1994年出生的普通白領以及95后的職場新人則被視為未來重要的增長點。

  千元酒是老一輩飲酒人的“審美”,而時代更迭之間,Z世代成為市場中堅力量,他們對白酒的認知和審美顯然與老一輩存在差異。年輕人熱衷低度、微醺甚至無酒精飲品,其所崇尚的“輕社交”與傳統(tǒng)酒桌的“重應酬”也存在文化上的沖突。這種因消費結構代際更替而造成的需求變化,與傳統(tǒng)千元酒形成了明顯割裂。

  而在白酒消費理念上,理性消費促使消費分級進一步深化,白酒價格帶在消費者心里有了更明晰的地位匹配。知萌咨詢機構發(fā)布的《2025 中國消費趨勢報告》顯示,當前消費市場存在四大消費分級現象:平替的性價比、優(yōu)替的質價比、情替的心價比、貴替的奢價比。

  千元白酒處于“情替”已滿、“貴替”不足的狀態(tài)。而當前消費者更傾向“優(yōu)替質價比”以及“平替性價比”,千元酒從心理訴求上與消費趨勢產生了背離。

  當然,隨著經濟的逐步復蘇和消費者信心的提升,高端白酒的消費需求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,千元酒的市場地位也可能再度站上高位。但消費者的消費觀念已經發(fā)生了深刻變化,未來千元酒該如何根據消費趨勢對品質、文化以及體驗進行時代融合,依然是酒企們需要攻克的難題。

  用學術視角鑒往知來,于酒業(yè)之變一覽乾坤。酒訊智庫專注于數據跟蹤中國酒業(yè)的歷史發(fā)展規(guī)律和創(chuàng)新變革路徑,從新穎的角度研究中國酒業(yè)的發(fā)展特色,以獨特的思維研判中國酒業(yè)競爭形勢。